Open Access Article
Frontier of Modern Economics DOI: .
*通讯作者: 无
发布时间: 2025-10-29 总浏览量: 34
在全球化金融体系中,国际资本流动的顺周期性特征日益凸显,其在经济繁荣期过度涌入与衰退期集中撤离的波动模式,易加剧东道国金融脆弱性并放大宏观经济波动。本文基于国际资本流动顺周期性的形成机制,结合新兴市场与发达经济体的典型案例,剖析宏观审慎政策在平抑资本流动波动中的作用逻辑与协调困境。研究发现,信息不对称引发的“羊群效应”、跨境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行为以及汇率与资产价格的反馈循环,是顺周期性强化的核心动因;而单一国家宏观审慎政策的“溢出效应”、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的协同不足,制约了调控效果。通过构建政策协调框架与跨国协作机制,可有效提升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。文末提出完善政策工具箱、强化跨境监管协作、优化政策搭配等建议,为防范资本流动顺周期风险提供参考。
[1] 张秀青. 新形势下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特征及对我国的影响研究[J]. 中国经贸导刊,2025,(13):40-43.
[2]贾利军.数字时代国际资本流动新动向与“全球南方”崛起[J]. 当代世界,2025,(03):31-37.
[3] 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研究课题组,杨海珍.国际资本流动态势与展望[J].中国金融,2025,(03):43-45.
[4] 郗静, 卞志村. 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国际资本流动骤停[J]. 金融评论,2024,16(06):69-83+152.
[5] 高倩. 中国外汇管理政策演变及其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分析[J]. 中国品牌与防伪,2024,(11):237-240.